定金是合同当事人为保证合同的履行而约定的一种担保方式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第五百八十六条的规定,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,但有一个上限,即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%。超过这个比例的定金部分在法律上是不受保护的,如果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与约定数额不符,那么将按照实际交付的数额来计算。
定金合同的法律效力如何?
如何计算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?
定金合同需要注意哪些事项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