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文章列表 > “鸿雁绝稻粱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鸿雁绝稻粱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鸿雁绝稻粱”的出处是哪里

鸿雁绝稻粱”出自宋代陈宓的《适兴》。

“鸿雁绝稻粱”全诗

《适兴》

宋代 陈宓

鸿雁绝稻粱,江湖自嬉饱。

君看太庙牺,所欠非刍藁。

《适兴》陈宓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诗词:《适兴》

朝代:宋代

作者:陈宓

鸿雁绝稻粱,

江湖自嬉饱。

君看太庙牺,

所欠非刍藁。

中文译文:

大雁远离稻谷和粮食,

江湖之间自由自在地嬉戏取乐。

君王应该看到庙宇中的祭品,

它们并不是欠缺草和禾。

诗意和赏析:

这首诗《适兴》是宋代陈宓创作的一首诗词。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思考和感慨。

首先,诗中提到的鸿雁远离稻谷和粮食,可以理解为自然界的生灵自由自在地生活。它们不再依赖人类的供养,而是自主觅食,展现了生命的自然本能和自由状态。

接下来,诗人描述江湖之间的自娱自乐。江湖常被用来指代宽广的世界或社会,这里可以理解为人们在世间自由自在地享受生活。这种自在的状态或许是一种对繁琐事物的解脱,追求内心真实感受的自在。

然后,诗句转向太庙,指的是帝王所建立的宫庙。君王应该看到庙宇中的祭品,这里可以理解为君王应该反思自己的统治和所欠缺的东西。而这里所欠缺的,不是简单的草和禾,而是对人民的关怀和需求的满足。

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,通过对自然、人生和君王统治的描绘,表达了作者对自由、真实和人民需求的思考。它呈现了一种对现实的反思和对更美好状态的追求,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时社会风气和政治现实的某种关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