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文章列表 > “凡夫有非是贪眠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凡夫有非是贪眠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凡夫有非是贪眠”的出处是哪里

凡夫有非是贪眠”出自宋代陈藻的《谢九峰升坐相留》。

“凡夫有非是贪眠”全诗

《谢九峰升坐相留》

宋代 陈藻

重阳七日月当圆,高坐禅师祝万年。

梦里五更闻齿录,凡夫有非是贪眠。

《谢九峰升坐相留》陈藻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谢九峰升坐相留》是宋代陈藻创作的一首诗词。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
中文译文:

重阳七日月当圆,

高坐禅师祝万年。

梦里五更闻齿录,

凡夫有非是贪眠。

诗意:

这是重阳节的第七天,明亮的月亮正圆满。

我高高坐在禅师身旁,他为我祝福长寿无疆。

在梦中,五更时分我听到了佛教经文的声音,

普通人都有时常贪恋睡眠的毛病。

赏析:

这首诗词抒发了作者对禅修和长寿的向往与思考。首句以重阳七日的明亮月圆作为开篇,给人以节日的喜庆氛围。接着,作者描述自己高坐在禅师旁边,禅师为他祝福长寿。这表达了作者对禅修的向往和对禅宗教义的追求,同时也折射出作者对长寿的渴望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。

诗的后两句则从个人经历和凡夫俗子的角度出发,以梦境为背景,表现了普通人常常贪恋睡眠的现象。作者通过“闻齿录”一词,暗示自己在梦中听到了佛教经文的声音,意味着他对修行的努力和对超越尘世的追求。然而,作者并未将自己与禅修者相提并论,而是以“凡夫”自居,自觉地指出自己与禅修者的差距,从而突出了禅修者的道德高尚和精神境界。

整首诗通过对禅修、长寿和人生的思考,将禅修者与凡夫俗子进行对比,表达了作者对修行的向往和对人生意义的思索。同时,通过描绘梦境和睡眠的情景,凸显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安逸和享乐的追求,以及修行者在超越凡俗中的努力和追求。